杰出校友风采展示:空中玫瑰,在平凡岗位上美丽绽放——中国宝武新钢集团硅钢薄板事业部原料班胡春丽

时间:2024-10-10浏览:236设置


 胡春丽,女,现年45岁,中共党员,高级技师。2021春季就读国家开放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中国宝武新钢集团硅钢薄板事业部冷轧作业区酸轧线原料班副班长,主要从事轧辊的吊运,十年如一日,“空姐”胡春丽在狭小的“天车”驾驶室搏出了自己的精神,被誉为“空中玫瑰”。2022年2月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20年10月荣获“江西省劳动模范” 荣誉称号、2021年6月被授予江西省“能工巧匠”、2023年3月被中国宝武集团授予“金玫瑰奖章”,还先后荣获“江西省技术能手”、 “江西省巾帼建功标兵”、 “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等。

 胡春丽是新钢集团硅钢事业部的一名行车工,大家习惯称女行车为“空姐”,她在狭小的行车驾驶室已度过了整整10年,从一个在地面上都会晕车的人成为行车工技术能手。虽然每天面对不断重复的酸轧机配辊、调轧辊上架、上磨床等工作,极为枯燥,但却容不得一丝马虎,因为这是保证酸轧机大动脉畅通的重要环节。她每天总是最早到岗,开车前都要把行车仔仔细细检查一遍,再开始一天的工作。正是凭着这股认真劲儿,胡春丽创造了车间10年行车操作零故障的纪录。

 “吊圆盘过框架”、“稳钩粘鸡蛋”、“吊钢托做酒瓶酒杯”……你能想象偌大一个行车竟可以做如此细微之事吗?这种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活,而对胡春丽来说,手到摘来。调轧辊上架、上磨床可是相当精细的活。一般的轧辊长2米7左右,她要把轧辊从高空中精准地放进两边间隙只有2公分的机架上。坐在十几米高的操作室内,与地面唯一的交流方式就是用眼睛快速识别地面人员的各种手势,来把控整个流程。每一次的吊、挪,不但要细致观察地面的吊装物状况,考虑行车的承载能力,还要兼顾地面工人的位置,确保吊装安全,胡春丽因此养成了稳重、细致的工作习惯,练就了一双“火胆金睛”。别人用1-2个小时放一个轧辊到机架上,她可以半小时放5个轧辊到5个机架上。行车的工作非常辛苦。只要上了行车,一干就是六七个小时。一个班下来,腰椎、颈椎酸疼,即便如此,为了不耽误“地面部队”的工作,胡春丽尽量避免减少作业时间。每次,她都会尽可能地少喝水,减少去卫生间的次数。

 为了练就这一身过硬的本领,她每天提前上班,推迟下班,晚上看书至半夜12点,早上5点起床背知识点,每天反复练习,直到两肩酸痛、手臂再也没有力气抬起,手掌通红磨起了水泡,即便是回到家里也不闲着,继续用酒瓶代替控制手柄练习,就这样没日没夜争分夺秒的练习,终于在"首钢杯"第九届全国钢铁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行车工获得第四名的好成绩,并被授予“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为新钢集团赢得了荣誉。作为班组副班长,她主动利用休息时间为班组进行行车工实操及理论培训,为班组“双提升”贡献自身力量。平时对行车进行日检,周检,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设备隐患,杜绝了行车“带病”作业,为安全吊装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开天车,不仅要做到‘稳、准、快’,更要对设备了然于心”,她先后提出的“位置限制与调整装置的改进”“缓冲器与轨道止挡器的改进”“行车防偏斜装置的改进”等合,理化建议被公司采用,大大提高了行车安全运行效率。近年来,新钢集团处于数智化转型阶段,行车也逐步智能化。这对于行车工的技术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光会操作行车,还要会点检、会判断故障、会处理小故障。为了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胡春丽需要不断的“充电”。在学校在读期间她在学习平台上如饥似渴的学习,大量地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网上直播课堂等,丰富了她的知识。胡春丽利用所学的PLC模块输入、输出接口信号指示,可以快速的判断故障点,排除行车故障,降低了故障时间,提高了行车的运行效率。

 她始终秉持着“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安全意识。通过不断的努力,她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获得了“江西省劳动模范”、"江西省能工巧匠"、“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多项荣誉和表彰。如今,身为高级技师的胡春丽被新钢公司聘为行车工培训师,先后培训行车工300余人次,成为名属其实的“女师傅”,她教过的5名徒弟,有的已成为技术能手、生产骨干。有的已经成为高级技师或带班班长。在徒弟们眼中,她是天车工中的“大拿”、“巨匠”,在同事们心中,她是能吃苦、乐奉献的得力伙伴。胡春丽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在宝武“工匠”队伍中绽放着春天般绚丽的风采。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