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放融合”办学模式 培养复合型高端技能人才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5-11浏览次数:1550

 

以“开放融合”办学模式  培养复合型高端技能人才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的特色定位与实践探索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是教育厅直属、江西广播电视大学主办的高职学院。学院在校生4976人,教师369人,其中专职教师236人,现开设35个专业,建有24个校内实训室,合作共建了 44个校外实训基地。

为了贯彻教育部关于高校“特色定位、避免趋同”的文件精神,进一步促进学院科学发展,我们针对学院实际,提出“以开放融合的办学方式,培养复合型高端技能人才”,并循此思路打造我们的特色,提高学院的办学能力。

一、学院特色定位的内涵

用一句话来表述,我们拟“以开放融合的办学方式,培养复合型高端技能人才”。

1、特色定位的内容

所谓“开放融合”的办学模式,指的是:融入远程开放式教育理念,构建校园与社区对接互动、内陆与沿海文化交融、校企之间深度合作、专业之间有机融合的办学机制,开展全日制高职办学活动。具体教育模式与途径有4类:包括校企合作“2+1”人才培养模式,厂中校,校中厂,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所谓“复合型”高端技能人才,指的是具有较高全面素质和职业素养以及发展潜能的、能“工”会“商”、能“工”会“文”、能“文”会“商”的复合型高端技能人才。

2、特色办学的内涵

我们拟在“合”字上做文章,以增强我们的办学实力:

(1)靠“联合”来借力(实现校企、校校联合)

(2)靠“组合”来生力(组合专业、组合证书)

(3)靠“结合”来给力(第一、二课堂结合)

(4)靠“复合”来着力(复合的知识结构)

(5)靠“适合”来发力(适合市场经济的能力)

二、开拓特色的思路

秉承开放教育办学理念,借鉴江西电大30年现代远程教育的办学经验,立足于教学现代化和办学开放性,以学生职业能力和适应市场经济能力培养为核心,构筑职业教育多维立交桥,创设就业和专升本直通车,将学院建设为独具特色的“‘开放融合式’办学模式培养‘复合型’高端技能人才的示范基地。”我们的思路归纳为四个关键词:开放式、复合型、立交桥和直通车。

1、“开放融合”的实现

成立江西工程职业学院校企开放融合发展理事会。依托这个平台,实现以下几种形式的“开放融合”:

一是教学形式的开放融合。通过远程教学系统,把学校教学课堂搬到企业车间,或把企业生产流程实时传播到课堂,实现教学、实训的双向同步进行。

二是学习形式的开放融合。利用网络课件、双向视频和课件点播

系统,让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学校教学指导,并随时在网上和教师、同学进行互动交流,实现学生自主和个性化学习。

三是实训基地的开放融合:学校和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把实训基地建在企业车间和生产线上,建立“校中厂”或“厂中校”,学生实行“2+1”教学,综合实训全部在企业进行,课程学习和毕业作业则通过远程教学平台进行。

四是资源利用的开放融合。整合全国名师和精品课程资源,通过远程教学平台传播给学生学习使用,学生可以自选教师、挑选课程自主学习,学校组织统一考试。

五是专业之间的开放融合。以“专业+专业方向”的方式,实现专业之间的融合,如“机电专业+营销方向”、“英语专业+外贸方向”、“法律专业+文秘方向”、“新闻传播专业+信息技术方向”等等。

六是文化育人的开放融合。通过2+1、校中厂、厂中校和创新实验区等途径,体现为人为学的共同要求,实现学院文化与企业文化、区域文化(包括内陆文化与沿海文化)之间的开放融合。

2、“复合型”的实现

成立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复合型高端技能人才培养咨询委员会。在咨询委员会指导下,通过以下几项措施,实现人才的“复合型”品质。

一是构建专业融合。通过专业之间的“开放融合”来实现“复合”。(如上所述)

二是开设通识课程。例如在文科专业学生中开设“自然科学知识概论”课程,在工科专业学生中开设“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概论”课程。

三是架构“开放融合”的职业素养拓展体系。依靠校企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整合社会教学资源,借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职业素养教学活动。

四是提高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素养,把学生培养成厚德敏行的文化人。

我们感觉到,这种方式的特点是:第一,十分适合于江西欠发达地区发展高职教育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培养人才的目标;第二,拉近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距离,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零距离;第三,最大限度整合社会资源(使用名师、名课、名书)办学,节省师资,提高质量;第四,充分利用企业条件开展生产实训,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减少学校实训投入,提高了校内实训资源的利用率。

三、特色发展的成绩

1、“开放融合式”办学实践的总结和理论思考

由江西省教育厅主办的《江西教育工作简报》2011年第17期以“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倾力打造校企深度融合的开放式高职”为题,全文刊载了我校“2+1”办学校企深度合作的经验文章。文章指出,“该院致力于打造校企深度融合的开放式高职,构建学校、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制人才培养机制,推进学院与企业、工业园区的全面对接,形成了校企合作办学、共同育人的长效机制,促进了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协调发展”。

 2011年5月,鉴于我院“开放式”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我院应邀参加了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讨会并做经验介绍。基于我院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的学术论文——开放式高职校园文化的内外互动特征及成长发展路径”,发表在教育部指导全国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上。 

2、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

省级特色专业1:计算机网络技术

省级人才培养实验区2个: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网络技术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省级精品课程4门: “建筑工程测量、“中级财务会计、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

主编的教材:3年来,由我院教师担任主编、副主编的高职教材共有42部。2011年在全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评选活动中,我院教师主编的教材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3、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比例占36.9%,“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占专业课和专业理论课教师的60.4%,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占55%。专任教师236人中包括:国务院津贴获得者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江西省教学名师1人, 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名,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4名。

4、学生能力培养

学院立足国家和省级技能竞赛平台,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以2011年为例:学院学生在全国性、江西省等专业竞赛中取得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好成绩。

学生的设计、创新、创业能力的增强,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我院近三年就业率均超过了88%,毕业生就业对口率高、稳定性好,就业质量名列全省高职院校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