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程职业学院2018年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发布者:现教中心发布时间:2018-09-30浏览次数:3587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

2018年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评估工作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1817号)、教育部《关于做好2018年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888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江西省2018年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工作的通知》(赣教职成函〔201845号)等文件要求,江西工程职业学院认真落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对照评估指标体系,扎实推进评建工作,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在深入开展自查自评自建的基础上,形成了本自评报告。

第一部分  学院概况

学院办学始于1979年创办的江西省森林工业技工学校和1983年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开办的全日制普通专科。2004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江西省森林工业技工学校成建制并入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正式组建江西工程职业学院。

学院校园占地35.7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7.77万平方米,实践场所5.3万平方米,学生宿舍4.8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较为齐全,设备总值7408.62万元。图书馆馆纸质藏图书总量45万册,电子藏书49万册。

学院教职工总人数292人,教师总数228人,在校学生4984人,生师比为16.3:1。其中专职教师203人,兼职教师50人,“双师”比例占15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人数为91人。专任教师中,45周岁以下中青年教师19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152人。目前,学院全国优秀教师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名,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5名,院级专业带头人10人,院级骨干教师20人。

学院开设有信息工程学院、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会计学院、电子商务学院、人文艺术体育学院共28个专业,其中包括教育部专业服务产业重点建设专业1个,江西省省级特色专业1个,江西省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专业2个。已建成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7门。其中工程造价、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专业已成为省内较有影响的专业。

学院建有全省最先进的现代化远程开放教学系统,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学院拥有教育部、财政部计算机应用实训中心1个,教育厅、财政厅计算机技术实训中心1个,省职业教育技能实训基地2个(数控技术和建筑工程),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技能实训中心1个(电话营销)。另外学院依托远程开放教育网络,建有20多个仿真实训室和集实训、技能鉴定、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实训体验中心。与江西万通汽车培训学校和南昌恒天动力有限公司建立了“厂中校”,为学生了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学院已建成满足学生创新创业的众创空间1个,创业模拟实验室5个,创业孵化实践中心1个。

近三年,学校共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 34项,在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60余篇。

第二部分  评建综述

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学院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领导小组,下设评估办公室和各专项工作组;制订了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工作方案和人才培养评估工作方案,明确评估工作思路、目标和任务,印发数据采集和评估任务分解表,责任到人;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2015—2018)《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评估指标体系》等文件精神,统一思想;定期研究、部署、落实迎评相关工作,对照评估指标体系要求,坚持“评建结合、重在建设”,大力推进内涵建设,学院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第三部分  人才培养工作成效

学院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实施内涵提升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学院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探索,逐步形成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开放融合”为办学模式,培养“工、商融通”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开放融合”和“工、商融通”成为两大办学特色。办学活力明显增强,办学水平整体提升,办学质量和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1.科学谋划,打造高职教育办学特色

1.1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明确办学目标

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创新创业为动力,深化教育改革,突出办学特色,强化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坚持五大发展理念,遵循“筑基础、稳规模、出特色、提质量、促发展”的发展思路,创新“以开放融合”的办学方式,培养“工、商融通”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基本建设、专业特色、名师工程、质量提升、信息化、实训基地、章程实施和党的建设等八大战略工程,实现建设“综合性、特色化、高水平,开放融合式现代高职”的办学目标。

1.2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探索,逐步形成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开放融合”为办学模式,培养“工、商融通”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开放融合”和“工、商融通”成为两大办学特色。

  “开放”就是融入远程开放的办学形式,引进线上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学生“在一家学校读书、听全国名师授课”;“融合”就是借助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力量,实现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专业与市场有机相融、证书与行业紧密对接、教学与生产有效结合。

 “工、商融通”是一种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创新创业动能的融合,“工”指的是“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商”指的是“市场”,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及少数学生的创业能力。“工、商融通”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创新动能)和灵活的市场意识(创业动能),从而实现创新与创业的相融相通,使学生达到知行合一; 二是工科类专业与商科类专业的融合,主要通过“工科、商科专业互开选修课程”、“专业+专业方向”、“专业+辅修专业”、“专业大类+实训项目”等形式的融合,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

1.3  改善办学条件,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学院重视基础办学条件的改善,先后投入4000多万改造教学、实训和体育场所等设施。校园美化绿化工程彻底改变了抚河校区的面貌,学院于2013年被评为南昌市文明单位,2017年被评为省直文明单位。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学校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近三学年,学校先后投入3000多万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改善高职办学条件,其中国家实训基地2个(计算机应用340万、建筑工程技术310万),省级实训基地5个(数控技术实训基地300万、建筑工程实训基地300万、移动互联网实训中心250万、电话呼叫实训中心300万,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中心300万),基础实训室18间。

学校把人才培养工作作为经费投入的重点,逐年加大经费投入。加大教学日常运行经费支出。近三年,经费总收入20398.17万元,其中学费收入7754.32万元,财政经常性补助收入8279.28万元,学费收入用于教学经费的比例达45.56%,日常教学经费支出72.28万元。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教师培训进修105人次,经费总额近60万元。用于教学的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学院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2.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学院坚持“专兼结合、一体化管理”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技能娴熟、专兼互补、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学名师、技能名师”领军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师团队。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专兼结合”原则,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学院具有高级职称人数为91人。专任教师中,45周岁以下中青年教师19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101人。目前,学院全国优秀教师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名,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5名,院级专业带头人10人,院级骨干教师20人。

2.1  坚持“外引内培”,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注重“三个坚持”,把好专任教师引进关。一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现规模控制和结构优化。围绕学院事业发展目标,依据人才培养需要,结合现有师资队伍结构及建设情况,研究确定每年的引才计划,保证师资队伍规模合理、结构优化;二是坚持合理的生师比,适度引才。学校在引进人才时,充分考虑学校及各专业(群)生师比的要求,既满足教学需要,又保证办学效益,使两者达到平衡;三是坚持抬高引才“门槛”,教学岗位引进硕士以上人才。近三学年,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公开招考、择优录用等方式遴选引进了硕士40人,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增添了专任教师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学院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申报高级职称,共培养正高级职称教师20人。近年来,在教师学历、职称层次普遍提高的同时,学校进一步强化了师资队伍建设“重实绩、重贡献”、“出品牌、出成果”的要求,加大专业带头人和各类高层次人才的建设力度。通过评优评奖、干部选任、岗位设置、绩效工资等系列改革中对高学历、高职称、高层次人才倾斜的激励导向,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培养了20余个专业带头人和一批高层次人才。近三学年共培养博士、硕士21人,正高级职称教师6人,副高级职称教师24人,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人。

2.2  坚持“专兼结合”,打造“双师型”教学队伍

学院依托校企合作的机制,积极推进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修订和完善了《江西工程职业学院校内兼课教师管理办法》(赣工程院字〔201766号)、《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外聘教师管理办法》(赣工程院字〔201767号)等相关制度和文件。一方面聘请行业、企业经营管理专家、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着力打造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另一方面加强兼职教师管理,鼓励他们在承担专业课教学、专业及课程建设、学生实习实训及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

近年来,学院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提升队伍双师素质。一是鼓励教学骨干积极参加国家、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部署和安排,选派教师到国(境)内外脱产进修、到企业顶岗实践等,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二是鼓励教师参加技能培训与考核。专业教师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学校采取报销相关费用、认定双师资格等方式进行鼓励。三是制订《江西工程职业学院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有关工作管理办法》等文件,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四是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改革,促进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教师在校内产学研一体化企业直接参与生产经营与管理,开展学生实习实训,锻炼了一批具有较强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以及丰富的企业经历的“双师型”教学骨干。五是鼓励教师面向企业开展“四技服务”,使教师的双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

2017年学院全面推行以老带新制,制定了《江西工程职业学院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办法》(赣工程院字〔201748)。对新教师进行入职培训,投入20万元组织开展了师资培训20余人次、教师行业锻炼40余人次、学历培训10余人次、教师入职教育10余人次、辅导员专项培训20余人次,努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和辅导员职业能力。 本年度共引进高层次7人,聘请兼职专业带头人、教师35人。

学校现有双师素质专任教师157人。近三学年教师共参加培训、进修170余人次,其中出国(境)培训10人次;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130余人次。

3.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推动课程建设与改革

3.1 优化课程体系,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经过多年完善,现已形成公共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职业技能拓展课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五大课程体系。其中职业技能拓展课模块为15学分,开设“工、商融通”辅修专业,共开设5门专业核心课程。学生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可颁发“工、商融通”辅修专业结业证书。

为了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学院从2013级起,开设公共选修课,安排在第34学期,每学期32学时、2个学分。为了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每学期开设近30门公共选修课程,选修学生达5000余人次。学院还引进了超星集团开发的《口才艺术与社交礼仪》、《大学生创业基础》、《文化地理》、《心理、行为与文化》等近1000门尔雅通识课程。2015年起,开始引入“智慧树网”优质网络课。

学院积极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以服务专业和职业发展为目标,改革基础性课程。根据课程特点与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实施目标教学(英语、计算机)、模块化教学(思想政治课)、应用性教学(数学)、技能竞赛(CAD)、教育活动课程化(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等教学改革。如数学课的教学,数学课教师和各学院的专业课教师进行“对接”讨论,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后,对课程和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结合专业特点,分别开设高等数学、经济数学、计算机数学等课程,在内容方面,强化与专业课的联系,将数学课程的内容分为基础部分(讲授相同内容)和拓展部分(不同专业,讲授不同内容)。为了适应职场英语人才培养需求,促进英语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学校于2014年研究制订了《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将原来各专业开设的公共英语课—“高职英语”,分三个学期教学,每学期64课时:第一、第二学期全校非英语类各专业开设“高职英语”,强化学生英语基础知识,使学生顺利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第三学期开设“行业英语”,培养学生职场英语应用能力,提高学生行业英语水平。

以提高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目标改革专业性课程。专业性课程的主讲教师在教学改革与建设中,能够以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优化课程结构,开展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如《机械产品造型与综合技能训练》课程,根据专业岗位群的需要,整合了《工程制图》、《AUTOCAD》、《制图测绘》、《公差与测量》、《金工认识与实习》五门课程,选取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创设具有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在教学过程中以七个具体的教学情境作为工作目标,将学习知识点融入到各个教学任务中去,教学过程中建立了“导、学、做、训、评”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3.2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学院积极实施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平台信息化、教学方法多样化、考核评价多元化等方面的综合改革。

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的场所安排在实训室、生产现场,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2017-2018学年,共开设理实一体化课程86门,占全部开设课程的29.86%。目前,学校数控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酒店管理、旅游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会计等18个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已经普遍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占学院开设专业的72%

不断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力开发教学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校建有多媒体教室60个、近4000个座位,机房12个、教学用计算机1000台,能够较好地满足教学的需要。景点导游、外贸单证操作、商务英语函电、进出口业务操作、数控编程与操作等课程利用仿真实训平台进行教学,通过虚拟流程、虚拟工艺、虚拟生产线等来提升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效果,目前学校使用的仿真实训平台有8个。学校积极搭建校企互动信息化教学平台,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信息实时传输到学校,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在生产现场直接开展教学工作。

不断加强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鼓励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积极探索情境模拟、案例教学、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讨论式、开放式、参与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如营销专业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将企业营销的案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总结经验教训;《CAD/CAM》课程采用任务驱动、参与式、开放式的教学方法,通过“照葫芦画葫芦”、“照葫芦画瓢”、“触类旁通”、“山外有山”等四步,实现了学生对任务学习、知识巩固、内容补充、能力拓展的教学要求。教师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趣味性和生动性,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根据高职教育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探索多样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大幅度减少试卷考核的课程比例,改变考试成绩与能力脱节的现象。明确了各类课程的考核要求,将课程考核分为过程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过程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不低于40%。学校积极支持教师根据课程特点,采取多样化的非试卷考核方法,2015-2016学年学校采用上机、答辩、演讲、作品、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的非试卷形式考核的课程有66门,占开设课程的23.28%。《电商零基础入门与实务》、《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建筑工程造价》、《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实行了网络在线考试;《会计》、《导游基础知识》、《职业英语》、《高职英语》等课程将考核和相应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相结合,实行“以证代考”的考核方法。

3.3  采取多种途径,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学院优先选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职教材,特别是国家规划教材和省级以上精品教材。鼓励教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新趋势,紧密结合学科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自编教材或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目前学院教师主编的教材有100多部,其中省级优秀教材4部,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15部,校企合作开发教材8部。

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学校立足人才培养需要,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鼓励教师利用网上教学平台给学生提供多媒体课件、网上答疑、网上考试、网上作业、交流讨论等一系列网络教学支持工具和各种形态的课程资源,包括媒体素材、项目课程、典型案例、技能考核、文献资料等。组织教师开发、引进、升级和完善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工作过程模拟软件、通用主题素材库、资源共享课、微课等多种形式的数字化资源。学院现有各种教学资源库8个,网络资源共享课程近100门。

学院开发建设网络教学平台,拟建成包括专业级、课程级和素材级三个层次的“完全开放、自由共享”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形成执(职)业资格认证、职业技能大赛、课程教学学习、专业知识拓展和就业信息服务五个功能模块,构建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录像、演示录像、现场图片、行业规范、测试习题以及实践案例在内的专业“学习包”。学生可以根据学习进度需求,自主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素养。

4.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实践育人

4.1 强化系统设计,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整合资源、合作发展。制定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暂行办法》、《校企合作项目管理办法》、《江西工程职业学院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锻炼管理办法》等管理文件,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体制,不断深化园校合作、企业学院、校企联合等办学模式,组建成立了产学研合作委员会。校企合作主要与万通汽车培训学校、恒天动力有限公司、江西商学院淘宝大学、北京八维集团、江西联微软件有限公司、辽宁天业等知名企业开展了订单培养、员工培训、顶岗实习、技术研发等合作。合计理论课时18学时,实践学时1084学时,其中实践学时占学生三年总实践环节1672学时的64.8%

在积极地拓展就业单位的同时,学院积极探索高职教育规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着力点,致力打造校企深度融合,在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同时,不断创新“校企合作、共建共享”、 “实训-就业一体化”、“冠名办班、定单培养”等多种就业模式,深入推进人才培养创新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切实促进了广大毕业生充分就业,实现学院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并以此解决了部分毕业生就业。我院大力推进2015级“2+1”教学改革工作,参加校外实训及自主实习学生人数达1300多。我院校企合作合作区域覆盖长三角、珠三角、闽西经济区。我院继续保持与北京八维集团、杭州天香园林有限公司、上海7-11统一超市、上海甄才有限公司、深圳太平洋保险公司、浙江泛华监理有限公司、杭州真知景观公司等公司、深圳洲海有限公司、湖州莘子精工公司、无锡铝镁科技公司长期合作;同时开辟了新的校企合作单位,与浙江群桥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浙江信雅达有限公司、杭州久淘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杭州四喜商务有限公司、杭州乐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北京通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大众汽车、深圳智邦英才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江西贝斯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南昌喜来登酒店等公司合作。20175月我院在原有四家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基础上新增江西传习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合作共建物联网专业。

4.2  重视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为强化实践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共建有各专业实训室29个,拥有实训场所总面积5.3万平方米,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7408余万元,多媒体和语音室座位3500余个,教学用计算机1600余台。学院各专业实验、实训课开出率90%以上。

校内实训室一览表

教室

名称

主要专业

备注

建筑

实训楼

建筑工程实训室

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监理

园林工程


1

汽车维修实训室

汽车维修技术


1

空乘实训室

空中乘务


106

电子钢琴室

商务英语、空中乘务


107

数控原理实验室

机械设计与制造(580101)、机电一体化技术(580201)、数控技术(580103


108

装潢艺术实验室

装潢艺术设计(670106)、电脑艺术设计(70104)、广告设计与制作(670112)、新闻采编与制作(670308


2

电子商务实训室

电子商务、市场营销


301

微软校企合作实训室

软件技术


302

语音室(2

应用英语(660102)、商务英语(660108)、国际商务(620305


303

语音室(3

应用英语(660102)、商务英语(660108)、国际商务(620305


304

餐饮客房综合模拟实训室

旅游管理(640101)、酒店管理(640106


305

会计实训室

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


306

语音室(4

应用英语(660102)、商务英语(660108)、国际商务(620305


307

形体房

旅游管理(640101)、酒店管理(640106


401

财会模拟实验室

电子商务(620405)、工商企业管理(620501)、市场营销(620401

公共机房

402

金融模拟实验室

金融管理与实务(620103)、国际商务(620305

公共机房

403

CAD/CAM实验室

机械设计与制造(580101)、机电一体化技术(580201)、数控技术(580103)、建筑工程技术(560301)、工程造价(560502

公共机房

404

非线性编辑实训室

新闻采编与制作(670308

专业机房

406

电子电工实验室

机械设计与制造(580101)、机电一体化技术(580201)、数控技术(580103)、应用电子技术(590202


501

单片机实验室

机械设计与制造(580101)、机电一体化技术(580201)、数控技术(580103)、应用电子技术(590202


502

计算机实训室(3

机械设计与制造(580101)、机电一体化技术(580201)、数控技术(580103)、建筑工程技术(560301)、工程造价(560502

公共机房

503

计算机实验室(1

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

公共机房

504

计算机实验室(2

文秘(660112)、广告设计与制作(670112)、商务英语(660108)、法律事务(690104)、旅游管理(640101

公共机房

505

工商管理模拟实验室

电子商务(620405)、工商企业管理(620501)、市场营销(620401

公共机房

601()

网络实验室

计算机应用技术(590101)、计算机网络技术(590102)、计算机信息管理(590106)、软件技术(590108

专业机房

601()

机械原理实验室

机械设计与制造(580101)、机电一体化技术(580201)、建筑工程技术(560301


602()

物联网应用实训室(1

物联网应用技术

专业机房

602()

物联网应用实训室(2

物联网应用技术

专业机房

603

动漫实训室

3D打印技术、动漫技术

专业机房

604

录播课堂实训室

所有专业


4.3  规范实践标准,加强实践管理

实施制度保障,加强过程管理。为使我校校园网能稳定、持续地提供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的服务,学院学校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确保校园网运行正常。包括:《学校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中心机房管理制度》、《江西工程职业学院网站管理条例》、《多媒体教室管理条例》等。这些管理制度的实施,对学校校园网的稳定运行,对信息安全,对设备的保护都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有力地保障了实践教学规范、有序地进行。

实践教学由各系负责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计划、专业技能考核等标准,校内实训由实训中心协调实验实训场所的使用。校外实践教学管理由学院根据合作协议制订顶岗实习管理、考核、评价办法,学生实习指导实行“双导师制”,成绩考核“双评价制”,学院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专兼结合的实践指导教师队伍。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主要通过督导体系和学生评价体系来实施,强化教研室在教学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教研室对各任课教师平时的教学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和处理,确保了各课程教学质量。

4.4  拓展就业渠道,毕业生推行双证制

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学院制定了关于推行“双证书”制度一系规定,从2008级学生中开始推行“双证书”制度,学生在修完教学计划规定课程且成绩合格的同时,力争取得与所学专业相应、相关、相近职业(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要求全院师生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各专业认真做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不断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近3年来,开展技能鉴定1000余人次。

4.5 加强规范管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教务处有专职实践教学管理人员,负责全院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实践教学的管理与考核以及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各教学分院、教研室和专业负责人具体负责各分院实践教学运行及管理。学院教务处、督导室负责全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与管理。

学院不断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三级双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即教务处和督导室、系(专业学院)及同行、领导和学生评教“三级监控”,实行教学督导反馈和评教反馈“双向反馈”制度。做好实践教学专项检查工作,及时掌握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情况。不断改革学生实践环节评价方式,采取以作品、成果、技能证书等代替考试,扩大过程性考核的比例等方式,积极探索和尝试实训实习环节学生成绩评定办法的改革

学院会计专业从2010年开始进行了毕业论文(设计)综合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主要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考核方式以业务流程为主线,通过仿真实践操作方式加以展开。并对相应模块实行以证代考。会计专业毕业综合能力考核包括三个模块:会计手工操作技能模块、会计信息化操作技能模块、理论综合会考模块。通过ERP应用资格认证,可以免考“会计信息化操作技能模块”;通过从业资格证书,可以免考“理论综合会考模块”;通过初级会计师证书,可以免考毕业综合能力考核的全部三个模块。

5.加强专业综合改革,提高专业建设整体水平

5.1 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调整专业结构

学院根据专业发展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实训条件以及社会评价等专业建设情况,加大对专业布局、专业结构和专业方向的调整力度,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形成以财经类、土建类专业为优势,电子信息类专业为特色,制造、旅游、传媒艺术设计、文化教育类等多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目前学院开设有会计、财务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技术、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空中乘务、商务英语、应用英语、环境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新闻采编与制作、汉语、文秘、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监理、园林技术、园林工程技术等28个专业。年招生专业总数基本稳定在25个左右。

5.2打造特色专业,引领专业群发展

重点建设电子商务、建筑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软件技术、会计、工程造价、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依据学院“双模六核”人才培养定位,加强专业群建设,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省级特色专业和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两个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建设的基础上,把电子商务、工程造价、软件技术建成省内特色鲜明、社会效益良好的示范专业,把会计、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建成本省行业内有较强影响力的特色专业。推动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立项8-10个。

目前,学院开展的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有电子商务和工程造价,中期验收效果显著。

6.强化教学和学生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6.1  规范教学管理,保障教学平稳有序运行

学院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障了教学秩序的有序运行。构建了由教学副院长全面负责,教务处作组织实施,各教学分院负责人、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具体负责的多级教学秩序管理模式。学院还成立独立设置的教学督导室,行驶监督职能,发挥督导作用。

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确保教学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学院着力构建并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学校、企业两个方面(校内外)以及学校、系(专业学院)两个层面(校内)。形成校内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五大结构主体,即完善教务处、系(专业学院)建设,形成校内教学质量监控组织、实施和管理主体;完善教学督导室、督导组建设,形成校内教学质量监控专家主体;完善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建设,形成校内教学质量监控专业主体;发挥学生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作用,形成校内教学质量监控学生主体;发挥教师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作用,形成校内教学质量监控教师主体。实施校内教学质量全过程、全方位监控模式,其监控内容和范围包括:办学理念、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改革与建设、教学管理及制度、教学过程、毕业环节、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涵盖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近三学年教学督导人员听课共计150节,召开各种形式的教学研讨会达60余次。学校督导室定期发布周教学通报和月教学督导简报,其中教学督导简报共发布45期。

学院重视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先后制(修)订了《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实践教学管理规定》、《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办法》、《江西工程职业学院精品课程建设与管理实施办法》、《江西工程职业学院考试工作管理规定》、《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品牌、特色专业建设与管理实施办法》、《教学改革与建设成果管理办法》、《教学改革与建设成果奖励办法》、《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工作管理办法》等文件,建立了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工作总结、教学工作会议、教研室活动、各级领导听课、教师听课等制度,进一步规范任课教师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日志、试卷、课程小结及有关实践性环节等教学基本文件管理工作,促进了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建设。

6.2  加强学生管理,提升管理育人水平

高度重视学生管理。现有专任学生管理人员61人,素质良好,通过不断探索,建立了适合学院实际的学生管理方法。一是规范健全学工干部、系书记例会制度。每周星期一上午,分管学生工作领导组织学工干部和教学分院书记召开例会,通报学生工作情况,研究本周工作计划,落实安排有关工作。二是创新管理方法。制定了《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建设办法》、《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基层班级建设的指导意见》、《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学生德育考核办法》等相关制度和文件,提升学生工作的执行力,推进了班级建设,增强了工作效果。三是完善辅导员管理制度。修订了学院辅导员考核办法,实行辅导员下寝室制度,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每晚安排3名辅导员在学生寝室值班,保证学生宿舍24小时有人坚守。四是狠抓学生晚自习的落实,完善新生晚自习制度。积极营造主动求知的学习氛围,带动学风建设。探索和完善晚自习考勤体系,实行中层带、辅导员点、班委管、新生辅导员落实模式,效果明显。五是优化学籍管理、完善奖助学金评审制度。学籍管理实行专人负责制,负责学生的注册、信息的统计、毕业证发放等。奖助学金评定工作分为思想动员、个人申请、班级评议、分院审核、学院终审等环节,确保了奖学金发放的公正、公开和公平。建立了“以生源地助学贷款为主要渠道,以勤工助学、困难补助为辅助手段,以奖学金为激励方式”的全方位学生资助体系,惠及学生超过60%

6.3  建立文化育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首先,高度重视思想育人。学院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探索“走进学生课堂、走进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灵”,实现“全员导师制”,打造“全息能量场”的“三进两全”思政工作新模式,达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体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体党员,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建设,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充分利用网络、广播、橱窗等各类校园宣传平台开展廉洁教育活动。加强师德建设,修订完善了学院《师德考核评价办法》,继续开展全院在职教职工年度师德考核评定工作。

二是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为基础,实施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工程、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工程、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工程“四项工程”;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抓好课程育人环节、实践育人环节、文化育人环节、网络育人环节“四个环节”;以压实意识形态责任制为要求,开展意识形态阵地专项检查行动、教师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专项行动、防范邪教对校园的渗透专项行动、思政教、辅导员专项支持行动“四个专项行动”。

三是弘扬主旋律,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团员青年的头脑,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增长才干,报效祖国。学生会、社团、各基层团干通过主题团日,班会,专题宣讲,观看视频等形式,让大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立德树人大讲台”讲座和关工委学生座谈会。加强和改进了学院德育教育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主题讲座中接受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增长才干。

其次,高度重视文化育人。学院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让学生享受成长乐趣。通过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心理健康宣传月、“学雷锋”活动月、“12 .5”世界青年志愿者日、创业计划大赛、社团文化节、学思践悟书画比赛、金秋书画展、琴棋书画月、篮球赛、爱心献血等各类活动,提升了学生素质、陶冶了学生情操,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营造了书香校园的文化氛围。

6.4  坚持以赛促教,教学效果成绩喜然

2016年,学院职业技能比赛实现全面突破,荣获“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省赛一等奖 ;全国移动商务技能竞赛总决赛一等奖,江西赛区一等奖、二等奖二项;第四届“博导前程杯”全国电子商务运营竞赛总决赛一等奖、江西赛区(复赛)特等奖,二等奖三项;江西省大学生“经管类”创业技能大赛创业综合模拟(专科)一等奖二项;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大赛网页设计与制作展示活动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大赛建筑工程类CAD项目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江西省首届高校建筑信息模型(BIM)大赛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景观施工技能项目团队三等奖、施工图绘制与设计技能项目三等奖;第二届“中国创翼”(南昌赛区)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团队组三等奖。近年来,通过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参加职业技能比赛取得了学院自创办以来的最好成绩。2017年,学院各专业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技能大赛,电商学院荣获“学创杯”2017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高职组)全国总决赛特等奖1项,省级赛一等奖3项,第五届“博导前程杯”全国电子商务运营竞赛江西赛区复赛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商务技能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会计学院荣获2017“科云杯”全国职业院校财会职业能力大赛(高职组)网络赛三等奖1项。外语旅游系荣获第八届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江西赛区英语专业组三等奖1项,第八届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江西赛区公共英语组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江西省“赣江杯”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1项,2017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D类一、二、三等奖各1项,2017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B类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巽震杯”第九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饭店服务)大赛高职高专院校组中式铺床赛项三等奖1项、鸡尾酒调制赛项三等奖1项、中餐宴会摆台赛项三等奖1项。2017年,省教育厅公布的职业技能竞赛成绩排名,学院位居16位,居全省中上水平。

7.重视招生就业工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7.1  坚持阳光招生,稳定招生规模

为了贯彻教育新发展理念,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学校谋划办学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在稳定招生规模的前提下,招生工作也由求数量向求质量的态势发生转变。学院坚持诚信招生、阳光招生的政策,招生工作相关人员签订责任书,确保招生严格做到“公平、公正、公开”。20152018年,招生工作实现了零投诉和零事件。学院把招生工作作为探索专业设置调整、教学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工作基础,注重办学特色、办学成果的宣传和展示,通过多种渠道吸引适合学院相关专业学习的优质生源,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近三年,学院招生范围涉及广东省、浙江省、重庆市、湖北省、福建省、黑龙江、新疆、吉林省、内蒙古、贵州省20个省市自治区。新生录取率和报到率逐年提高。

7-1 近三年招生基本情况

年份

招生计划

录取人数

报到人数

报到率

2015

2400

3014

2073

68.8%

2016

2400

2001

1531

76.5%

2017

2400

1801

1394

77.4%

7.2扎实开展就业创业工作,社会声誉彰显

学院清醒地认识到就业工作不仅是管理更是服务。通过对学生的调研及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学院形成了专业化、标准化、流程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学院校企合作合作区域覆盖长三角、珠三角、闽西经济区。与北京八维集团、杭州天香园林有限公司、上海7-11统一超市、上海甄才有限公司、深圳太平洋保险公司、浙江泛华监理有限公司、杭州真知景观公司等公司、深圳洲海有限公司、湖州莘子精工公司、无锡铝镁科技公司长期合作;同时开辟了新的校企合作单位,与浙江群桥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浙江信雅达有限公司、杭州久淘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杭州四喜商务有限公司、杭州乐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北京通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大众汽车、深圳智邦英才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江西贝斯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南昌喜来登酒店等公司开展紧密合作。形成了“就业满意度高、就业质量高、就业率高”三高的良好局面。

7—2  学院各专业毕业生从事主要职业表

专业名称

该专业毕业生从事的主要职业

电子商务

文职人员、电销人员

工程造价

预算员

会计

会计

会计电算化

会计

机电一体化技术

机电技术员

机械设计与制造

机械绘图员

计算机网络技术

其他计算机专业人员

计算机信息管理

文职人员

计算机应用技术

其他计算机专业人员

汉语

文员、小学教师

旅游管理

导游、旅行社服务人员

酒店管理

酒店管理人员、服务人员

软件技术

计算机程序员

数控技术

电子工程技术员

市场营销

企业销售人员

广告设计与制作

广告公司

装潢艺术设计

家装

商务英语

外贸

第四部分  自评结论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8年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888号 )、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8年职业院校评估工作的通知》(赣教职成函〔201845号)文件精神,以及江西省教育厅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要求,学院迎评促建工作领导小组依托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对照评估指标体系,围绕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逐一讨论审定,总体自评结论:良好。

第五部分  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

1.专业结构有待继续优化

主要问题: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力度不够,专业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有待进一步增强,特色专业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整改措施:进一步加强市场调研,更加主动地适应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深化产学研用的融合。加强校内外教学、管理、服务,资源优化整合,加强对社会发展需求热点专业和主导专业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提升和打造电子商务、工程造价、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省、院级特色专业的建设水平。

2.校企合作有待继续推进

主要问题:学院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但校企合作的最佳契约点还未找准,难免出现“一头冷、一头热”的问题,不能真正实现两者之间公约数的最大化,阻碍了学院校企合作向纵深方向发展和全方位推进。

整改措施: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立学院主体、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进一步完善江西工程职业学院专业理事会制度,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同时,不断深化内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开展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校企互利共赢。

3.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待继续加强

主要问题:学院的专职教师的企业实践经验以及聘请的企业技术人员兼职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的结合还有欠缺,须进一步加强。

整改措施:首先,学院要依据政策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中去兼职或轮训,以便全面认识市场的人才需求的现状和把握专业发展的趋势,找准校企合作的热点和焦点。其次,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合作企业共同建立兼职教师信息库,健全兼职教师补贴制度,进一步提高兼职教师的待遇,吸引企业一线技术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再次,加强兼职教师培训,努力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优化“双师”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后,开展校企合作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参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4.社会服务有待继续拓展

主要问题:社会服务渠道与方式有待进一步拓宽,社会服务功能有待进一步开发。

整改措施: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制订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规章制度,建立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激励机制。拓宽服务渠道,充分发挥办学条件、专业、师资力量等比较优势,积极承办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学术会议。职业技能鉴定所要进一步走向社会开展鉴定服务;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团体、行业协会和社会兼职。引导学生社团开展各类社会公益服务活动等。进一步加强社会服务职能,提高社会服务的参与度和自觉性。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官网:www.jxgcxy.com